更多>>行業動態
更多>>聯系我們
新聞中心
第五節 城市輕軌
輕軌、地鐵和現代有軌電車是很容易被混淆的概念,即使作為城市軌道交通技術專家,對這三種交通方式的劃分也觀點不一。普通大眾經常將地鐵與輕軌混淆,而專家們則經常將輕軌與有軌電車歸為一類。其實三者之間還是有一些區別的。地鐵大部分在地下,小部分高架。輕軌大部分高架,小部分在地面。而有軌電車除了立交、河流跨越之外,大部分位于地面上。這是以三者的建筑結構形式來區分的。還有一種區分方法就是根據單位小時的客運量來分,前面已經提及。如果按照車型來區分,一般劃分為A、B、C型,A型車寬3米,B型車寬2.8米,C型車寬2.6米。A、B型車用在地鐵上,C型車在輕軌上使用。實際上,三者標準在實際建設中經常被打亂,有的城市建設輕軌就用地鐵高標準,也沒什么問題。所以為了方便,在地鐵、輕軌和有軌電車都存在的城市,干脆將其統稱為“軌道交通”。比如上海市就是這么做的。
輕軌是在有軌電車基礎上發展起來的,由電氣牽引,輪軌導向,列車或車輛編組運行在專用行車道上,屬于中運量城市軌道交通系統。輕軌的運行速度可達30公里/小時,輸送能力介于地鐵和有軌電車之間,每小時為1.5~3萬人。輕軌的名稱來源于1978年3月國際公共交通聯合會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召開的一次會議,會上確定了輕軌英文為“Light Rail Transit”,簡稱“輕軌”,英文縮寫為LRT。輕軌最突出的優點就是投資較小、運輸量大,建設快,管理也較地鐵系統容易,其適應性很強。既可作為中小城市軌道交通網絡的主干線,也可作為大城市或特大城市軌道交通網絡的補充,發展前景廣闊。
因為輕軌和地鐵非常相似,它采用標準軌距1435毫米,橋梁上鋪設有道砟的軌道,牽引供電需要在高架橋一側架設接觸網,通過輕軌車輛頂部的受電弓接受電力、列車信號控制系統和地鐵大同小異。輕軌車站一般都設高架站,大多數采用側式站臺,旅客乘車需要上下高架站。輕軌車站可以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、橋梁式結構和框架加橋梁式結構。其中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適合于用地范圍大、車站規模大的地段,可做成2到3層。橋梁式結構適用于用地范圍小、客流量小、車站規模不大的地段。
目前,在我國已經投入運營的城市輕軌有長春輕軌,這是我國第一條輕軌,2002年開通運營。天津的津濱輕軌,2003年開通運營。大連輕軌分三號線和七號線,分別于2003年和2009年開通使用。因為輕軌具備很多優點,又比地鐵省錢,國內其他很多城市也在籌劃修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