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多>>行業動態
更多>>聯系我們
新聞中心
第一節:解決城市堵車的靈丹妙藥
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歷史與鐵路一樣古老,并且隨著城市的興起、擴展而興衰。在城市軌道交通出現之前,即使長距離的大運量的鐵路運輸已經成了主流,但是并未給城市本身的交通帶來什么方便。畢竟,鐵路解決的是城市之間長距離旅客與貨物的運輸問題。居住在城市里面的人們,或者步行,或者乘坐馬車和人力車。所以,如果我們回到在十九世紀的倫敦與巴黎,漫步街頭,除了呼吸著令人窒息的污染空氣之外,就是看到大街上馬車與行人匆匆而過的身影。不過,任何新技術的出現,總是有人想到用它來改變自己的生活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城市繼續向外擴展,大量的人流涌進城市中心,曾經通暢的大街被無數馬車填滿,污染、噪聲、堵車,成了百年前大城市的家常便飯。而隨著汽車的出現,這種交通狀況愈加惡劣,汽車的旅行時間越來越長,人們在路上耽擱的時間越來越多,這就逼迫有識之士想辦法解決交通擁堵問題,就像我們今天生活在大城市里天天面對的問題一樣。經過不懈的努力,方便城市居民的軌道交通第一次出現在了霧都倫敦,時間是在1863年,就在鐵路商業化運營30多年之后。那是一條被笨重的蒸汽機車牽引的一條地下鐵道,起自帕丁頓站,終至法靈頓站,線路全長6.4公里。這條地鐵正式運營是一個劃時代的標志性事件,它預示著交通運輸可以不止一種方式,不止一個空間,只要技術可行,上天入地的立體交通方式均可實現。
我們現在回顧百年前的過去,同時環顧我們所在的城市,就會看到軌道交通蒼老與年輕的身影交織在一起。現在中國的大都市正經歷著一百年前西方國家大城市所經歷的一切。汽車的無限制發展,讓城市很快就陷入了無休止的堵車和污染之中。汽車對于城市的污染要比馬車嚴重得多,僅在2013年3月份,霧裹北京時間長達一個月,這雖然不都是汽車的功勞,但是汽車尾氣肯定占了很大原因。于是尋求更加方便快捷、污染小的交通方式已經迫在眉睫。這種交通方式能準時、定點、快捷、零污染、大運量、耗能低、與其他交通方式無干擾,而城市軌道交通就是最佳的選擇。地鐵可以在地下穿梭,快速大規模地轉移乘客,輕軌可以在城市的高架橋上運行,履行交通職能之時還可以作為城市的風景線。現代有軌電車可以取代公交車沿著固定線路行駛,方便旅客的出行。獨軌交通或者跨坐或者懸掛,可作為地鐵和輕軌兩種交通方式的補充,解決乘客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難題。市郊鐵路銜接大都市和它的衛星城,解決居住在衛星城居民在大都市上班的需要。而無人駕駛的新型自動導軌交通可以實現全自動化控制,按照計算機設定的程序在城市間奔馳。
軌道交通的生命力,就在城市的需求中熠熠閃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