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多>>行業(yè)動態(tài)
更多>>聯(lián)系我們
新聞中心
通常為適應地形的起伏,減少建筑工程費用,鐵路的縱斷面是因地勢不同而由不同坡度的連續(xù)直線段連接而成的。正因為如此,在坡段與坡段的相接處,便形成了變坡點,如果各坡段線路直線連接成折線,那意味著線路必定存在一個“折角”,車輛過這個“折角”時車輛和軌道的關系見下圖。
如果這個“折角”角度很小(兩鄰接坡度的坡度差數(shù)值相差很大)時,那么列車行經(jīng)變坡點處時,整個列車會分布在不同的坡段上,這種情況會使車鉤應力發(fā)生變化,容易產生斷鉤或脫鉤。
為保證列車安全運行,如同線路平面曲線一樣,當兩相鄰坡度的代數(shù)差達到一定的數(shù)值時,就應在相鄰坡段間用一圓順的曲線來連接,以改善列車的運行條件,這種在線路垂直面的曲線稱為豎曲線。
如何設置豎曲線?
允許速度不大于160km/h線路,采用圓曲線形豎曲線時,若相鄰坡段的坡度代數(shù)差大于3‰,應設置豎曲線,豎曲線半徑不得小于10000m,困難地段不得小于5000m。
允許速度大于160km/h線路,坡度代數(shù)差不小于1‰時,應設置圓曲線形豎曲線,豎曲線半徑不應小于15000 m,且長度不應小于25m。
豎曲線不得與豎曲線、緩和曲線重疊,不得侵入道岔、調節(jié)器及明橋面。
根據(jù)速度的不同,豎曲線的半徑取值不同,如圖所示。
豎曲線在現(xiàn)場如何標記
豎曲線起點位置在鋼軌軌腰上標志“SQ L=豎曲線長度”,變坡點位置在鋼軌軌腰上標志“SB R=豎曲線半徑”,豎曲線終點位置在鋼軌軌腰上標志“SZ L=豎曲線長度”,標記尺寸與曲線標記相同,顏色均為紅底、白字。